1、膳食利用
林蛙油不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且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林蛙油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被廣泛應用于保健和膳食,用以烹制多種菜肴,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史書“遼海叢書”中記載:哈什蟆形似田雞,腹中油如粉可作羹,味極美,唯興京一帶有之。實踐證明,食用林蛙油對提高體質、增進健康有明顯的效果,而且無副作用。除單獨食用外,還可制成糕點、糖果、飲料等美味佳肴,如清湯林..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美國青蛙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優質食品。將其制成美蛙軟包裝罐頭,能直觀感受到內容物的色澤形態,攜帶方便,有利于消費者選擇和購買。
1.工藝流程
原料→驗質→清洗→切塊→鹽浸→油炸→浸(配)調味液→晾干→裝袋→封口→殺菌→保溫檢查→成品。
2.技術操作要點
(1)原料:用夏秋兩季捕捉的美..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雄蛙產品加工方法屬于一種動物生物保健食品制備加工技術,該方法包括雄蛙宰殺、雄蛙分割的原料準備工序和以蛙類原料為主料的雄蛙壯陽口服液、蛙肝脫脂納米粉、蛙皮素、蛙骨補鈣片,蛙多肽飲料或口服液等產品制做加工程序,其原料制備簡單合理,加工產品技術先進,充分有效地開發利用了雄蛙動物資源,提高了養蛙經濟效益,其產品品種多、質量好、營養豐富、保健效果突出。
一種雄蛙產..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本發明涉及制革加工領域,是一種以美國青蛙皮、牛蛙皮為原料進行蛙皮制革加工方法。該方法是針對食用蛙的蛙皮被作廢棄物而拋棄,且其皮質透氣性、防水性、柔軟性良好卻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問題,而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方案中解決蛙皮制革加工的工藝流程:將蛙皮進行脫脂、堿膨脹、脫灰、酶軟化、鞣制、復鞣、染色、輕涂飾。輕涂飾工藝流程是蛙皮掛晾干燥、自然回潮、轉鼓摔軟、手工拉伸、輕噴涂(或揩涂)熨..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其病原體是車輪蟲。蝌蚪被大量車輪蟲寄生后,食欲即減退,呼吸困難,單獨游動,動作遲緩,若不及時臺療,會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多發生在密度大的池中。減少養殖密度,擴大蝌蚪活動空間,即可避免此病發生;發現初期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使用硫酸銅0.5克和硫酸亞鐵0.2克。..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一、用活餌帶動死餌法 用活餌的運動來帶動死餌,使死餌"活化"。這種馴食方法可采用兩種投餌法。其一,將活餌與死餌拌和后投放在餌料盤內,食盤放在池中陸地上。其過程為:開始7天,1/3死餌和2/3活餌拌和后飼喂;第8天至第14天,活餌和死餌各半拌和投喂;最后10天,2/3死餌與1/3活餌拌和投喂。其二,將活餌與漂浮的死餌拌和投放在水中飼料框內,這種方法一般需10天左右可完成馴食過..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一、采卵的方法。牛蛙卵受精后,會分散成薄薄的一層粘附在水草上。蛙卵最好于產卵后的30分鐘內采撈。因此,在牛蛙產卵季節(4月下旬至6月),每天清晨,養蛙者應到種蛙池巡池一周,特別是夜間大蛙鳴叫不停的次日早晨應加強巡池。若發現池內有蛙卵,應立即撈起放入孵化池中孵化,不能將卵子久留于產卵池中,以免大蛙和魚類吞食。采卵時,最好是人下水,手持鋒利的剪刀剪斷卵膜下的水草,輕輕將一層蛙卵..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病原為鏈球菌。長期不清池消毒,水質條件差,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蛙發病時外表無明顯癥狀,僅表現為體色呈灰黑色,失去原有光澤,活動及攝食均正常,一旦停食則很快死亡。病死蛙多集中在陰濕的叢中或食臺上。病蛙臨死前頭部低垂,口吐黏液。黏液中常拌有血絲,故在病死蛙周圍常有一灘淡紅色黏液,并常拌有舌頭露出口腔的現象,機體癱軟如稀泥。解剖可見病蛙肝部嚴重病變,或充血呈紫紅色,或失血呈灰白..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7
病原為腦膜炎敗血黃桿菌。當水質惡化,水溫度化較大時易發此病,主要危害對象是100克以上的成蛙。病期集中在7~10月份,具有病期長,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特點,最高死亡率可達90%以上,危害極為嚴重。
預防:①水是其主要傳染途徑,應定期對水進行消毒,一般用0.3微克三氯異氰尿酸全池潑灑;②對病體要做嚴格的毀滅處理,活埋或燒毀;③在餌料中添加磺胺類藥物,用量為每千克蛙第..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6
一、培育池條件
培育池一般選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米—1米,面積8平方米—10平方米。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變態后的幼蛙登陸。因剛孵化的蝌蚪體長僅5毫米—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盤吸著附著物休息,池中應投放水葫蘆、水草、樹根等,覆蓋率占1/3。池四周用竹箔圍好,以防敵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處設餌料臺。
二、放養密..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6
牛蛙是變溫動物,當水溫下降到6℃~12℃時開始冬眠。此時期的管理應注意以下三點:
越冬前要保膘牛蛙進入冬眠后,潛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進食,依靠皮膚呼吸水中的溶氧和體內蓄積的養料來維持低微的新陳代謝。所以,在冬眠到來前應抓緊促膘,每天應投足營養價值高且較全面的飼料,有條件的可增喂一些蠅蛆、泥鰍等,保證牛蛙吃飽吃好,以便蓄積冬眠所需的養料,減少死亡。
越冬場所..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5
一、病原 嗜水氣單胞菌。
二、癥狀 病蛙外觀呈肥胖狀,皮膚呈黃綠色(俗稱黃身),無光澤,剪開腹部可見有腹水,肝臟腫大變灰白色、土黃色或青灰色,膽腫大呈淺綠色,病程一般較長,臨近死亡時蛙體極度膨脹。
三、流行情況 牛蛙肝臟腫大病在本地區全年發病,以5~10月為多發。從幼蛙(四肢齊)到成蛙均發生,死亡率40%~90%以上。
四、防治方法 筆者..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夏季是牛蛙生長的“黃金時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增加投餌量隨著溫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達最高峰,投餌量也應逐漸增加,一般應達到蛙總體重的20%左右。
加強水質管理夏季氣溫高,水質容易變壞。為保持牛蛙池水質的清新
,應視水質情況,經常加注新水。
做好遮陰降溫工作最適宜牛蛙生長的溫度是18℃-28℃。因此,夏季..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雌性林蛙的輸卵管,市稱田雞油、哈士蟆油,是林蛙養殖的主產品。但在自然孵
化的蝌蚪中,雌性蛙產生率僅占40%~50%,且在1~1.5年齡的蛙群中識別性別非常困
難。因此無法實現單雌性養殖,只能雌雄混養,嚴重地影響林蛙養殖效益的提高。吉
林省柳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人員,借鑒魚類養殖的性別控制技術,經過三年
實驗,實現了中國林蛙蝌蚪向雌性誘變的定向培育,在人工飼養的..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三、人工繁殖技術
為防止近親繁殖,以原種或異源種配對繁殖為佳。選擇健壯、蛙齡在1年以上(北方2年)體重0.4公斤左右的蛙作親本,雌蛙要腹部膨大、雄蛙咽喉黃斑要明顯,放入小池內,每平方米1對,雌雄比1:1。種蛙池水保持0.5米深,任其自然產卵、受精。每天應臨池巡查,發現蛙卵,即將附有蛙卵的水草撈起裝入盆內然后慢慢倒入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用尼龍布做成長2米、寬1米的船..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