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柿蒂蟲的發生規律
1越冬蟲分布的部位 柿蒂蟲一年發生兩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粗皮中作繭越冬。越冬蟲在粗皮中分布比例:根莖(樹干近地表20厘米至土壤3厘米范圍)27.1%;樹干(從根莖以上中心干至樹頂人工能夠到的范圍)51.6%;大枝(大骨干 枝從分枝處向上延伸2米范圍)9.2%。另外,柿蒂中占2.06%。但也發現,在主枝延長頭3厘米粗的枝干粗皮中仍有..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幼齡柿樹抗寒力差,經常發生越冬抽條現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安全越冬。
1、早灌凍水。在柿樹落葉前的10月中下旬灌足凍水,幾天后耕翻耙耢,可以減少凍層,保障根系對水的需要。
2、埋土防寒。上凍前,把能拉倒的1-2年生幼樹向著迎風面輕輕按倒埋成土堆,以不露枝,不透風為原則,埋后用鐵鍬輕輕地拍實。
3、覆草壓肥。不能壓倒的..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一、癥狀特征:此病主要為害果實和新梢。果實發病初期,出現針頭大深褐色斑點,后病斑擴大呈近園形、凹陷,病斑直徑5-10mm。病斑中部密生灰色至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盤)??諝獬睗駮r病部涌出粉紅色粘稠物(分生孢子團)。一個病果上一般有一至多個病斑,受害果易軟化脫落;新梢發病初期,發生黑色小圓斑,后擴大呈橢圓形、褐色,中部凹陷縱裂,并產生黑色小粒點,病斑長10—20mm,寬7—12..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6
夏種秋收的番茄以其產量高、效益高、品質優而被廣大菜農所喜愛。但是棚里番茄的病毒病、芽枯病發病率較高,在氣溫較高的條件下育苗普遍存在這一問題,因此應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病毒?。焊邷?、干旱是發病的首要條件。病毒病適宜的發病溫度在38-43℃之間,低于35℃或高于45℃都不利于病害發生。在日常栽培管理中,人為地調控溫度,可趨利避害,具體措施如下:
..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4
鑿木蟲一般鉆到樹的木質部,危害強,噴藥滅蟲效果不佳。因此防治果樹鑿木蟲一直困擾著果農。如利用螞蟻好吃植物油的特性,將花生油用針管注入蟲道內,吸引螞蟻順樹蜂擁而至,花生油滑入蟲道內,蟲子粘上花生油就往洞外爬,被螞蟻包圍咬死,有的蟲子在洞內就被螞蟻消滅,治蟲率可達95%左右。..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一、危害癥狀。幼蟲鉆食柿果,前期第1代幼蟲危害可造成小柿干縮由綠變褐,不脫落,群眾俗稱“小黑柿”。后期第2代幼蟲危害可造成柿果早期發紅、變軟、脫落,被害果群眾稱之為“柿烘”、“旦柿”等。
二、防治措施。柿樹栽植分散和管理較為粗放,應采用人工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⑴刮樹皮。冬春季刮除樹上的老翹粗皮,集中燒毀,消滅越..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2
草履蚧介殼蟲是一種以若蟲和雌成蟲危害樹木的刺吸式口器害蟲。它主要危害梨、蘋果、桃、棗、柿等果樹。近年來在蘇北幾個縣市都有發生。
一、發生世代及生活習性
1、發生世代和生活史。草履蚧1年只發生1代,以卵在樹冠下土塊和裂縫以及爛草中越冬。一般2月上中旬開始孵化為若蟲,上樹危害,雄蟲老熟后即下樹,潛伏在土塊、裂縫中化蛹。雌蟲在樹上繼續危害到5-6月,待..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1
柿樹葉子發紅脫落主要是因柿圓斑病引起的。
該病主要為害葉片,也侵染柿蒂。發病嚴重時,病葉在1周內變紅脫落,僅留柿果,然后柿果也逐漸變紅、變軟,以至造成大量落果。果實有時也被害,產生黃色病斑,后漸變紅色,果實品質低劣。
防治方法:一是搞好清園,冬、春季節,徹底清除落葉和枝條上的枯葉、柿蒂等,集中燒毀、深埋或漚肥;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0
果園在連年生產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感染病蟲害。秋末冬初殺蟲滅菌,要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使果樹不受病蟲害的侵襲,促進果樹茁壯成長。
噴藥滅菌,所噴藥的配比為硫酸亞鐵∶生石灰∶水=3∶3∶100即可。噴藥時要噴細、噴勻,隨配隨噴施。值得注意的是,雨天不能噴,風天不能噴,早晚有露水時不能噴,高溫的天氣亦不能噴。否則,易使果樹產生藥害或降低藥效。最好是在上午8~..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