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是向水庫大量投放鰱、鳙、草、青等魚種的黃金季節。但不少養魚戶發現,往往在投放魚種后2-7天內,會在庫面發現游動的病魚和死魚,這些病魚皮膚失去光澤,體表粘液增多,嚴重者引起麻痹僵直、死亡。上述癥狀,系典型的"感冒",主要是由于水溫劇變、魚類皮膚神經末梢受到強烈刺激而引起內部器官活動失調引起的,其死亡率高達20%-60%。魚種從魚種塘起出裝運到庫邊,就直接投放到水庫。..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魚齡:魚類成熟的年齡大致是:鯉魚2年齡,鰱魚3年齡,草魚5-6年齡,青魚6-7年齡,鯽魚1年齡。雌雄魚的性成熟年齡差異較大,一般雄魚比雌魚的性成熟期大約要提早1年齡。
體重:雌魚第一次性成熟的體重:鯉魚1公斤,白鰱4-6公斤,草魚6-7公斤,青魚12-16公斤,鯽魚0.2公斤左右。雄魚性成熟時的體重一般均小于雌魚性成熟時的體重。
..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近年來市場對禾花鯉商品魚的需求有所增加,對禾花鯉種苗的需求也隨之增大。雖然禾花鯉在流水或靜水中都能自然繁殖,但因其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多數是零星產卵,而且魚卵和魚苗往往被魚類或其它敵害所吞食致使成活率很低。人工繁殖可以使禾花鯉集中產卵,提高魚卵受精率、孵化率和魚苗成活率,做到有計劃地生產?,F將人工繁殖技術詳細介紹如下:
一、親魚選擇
首先,禾花鯉親魚必須是..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8
看魚種的規格:同一口魚池同一種魚的出塘規格應整齊、均勻,體長、體重相差無幾。相反個體差距較大,參差不齊的劣質魚種,由于搶食、種質混雜、飼養較差等原因,往往造成整體成活率很低。
看魚種的體色:優質魚種體色鮮艷而富有光澤。不同的種類、不同飼養方式的魚種均有著不同的體色。一般來說,優質鰱魚種的背部應為銀灰色,體側和腹部為銀白色;優質草魚種體色為淡金黃色,灰黑色的網紋狀鱗片..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7
一、豆漿培育法。先將黃豆用水泡透,然后邊磨邊加水,使1千克黃豆磨成20千克豆漿。豆漿磨成后要立即投喂,潑灑要均勻,一般上午8至9時,下午2至3時投喂。草、青魚喜在池邊淺水處覓食,因此,草、青魚苗池首先要在池四周潑灑一次,然后全池潑灑。開始時每天每畝投3至4千克黃豆漿,一周后增到5至6千克,培育1萬尾夏花魚種約需黃豆10至16千克。
二、肥料培育法。魚苗下塘前5至7..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6
近十年來,鱖魚的苗種培育技術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條件下的工廠化育苗。其中現在認為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環道(桶)育苗、網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產上,往往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形式相結合進行。
1.孵化環道(桶)育苗。環道是一個特殊水體,它是模擬天然生態條件,使魚卵不斷翻滾。直接采用環道培育魚苗,提供..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6
清塘消毒:常用的清塘消毒藥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清塘消毒工作一般選擇在魚苗下塘前7-10天的晴天中午進行。
檢測藥物殘留毒性 魚苗下塘前要檢查藥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將幾十條魚苗放入池塘試養,若魚苗能正常生活半天到一天,說明藥物毒性已消失; (2)用生石灰清塘的池水,若PH值降到9以下,則說明生石灰毒性已消失;
(3)觀察..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魚種經過池塘秋季培肥后,體質一般較為健壯,容易適應網箱環境。同時,大水面沉箱越冬,不僅魚種體重消耗比池塘越冬的魚種少,而且越冬結束春季起箱后魚類開始吃食也較早,生長期較春季進箱魚類延長了約1個月的時間,魚類生長速度快,產量明顯提高。沉箱越冬的魚種與春季進箱的魚種相比,生長速度約快30%左右,出箱規格大35%左右。因此,魚種秋季進箱越冬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投放模式。其操作技術要求..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3-02
魚苗下塘的數量:家魚苗一般每0.067公頃10萬尾左右,鰱、鳙魚還可適當多一些,草魚可適當少些,肥水塘可適當密些,新塘、瘦水塘應適當稀些。魚苗飼養20天左右,便長到3.3厘米左右,稱夏花魚種。這時就要進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0.067公頃放1-1.5萬尾。經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長至6.6厘米左右,又要進行第二次分塘,每0.067公頃放5000-8000尾為好,再經50天培育..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7
以前,我國養殖石斑魚的苗種主要從自然海區釣捕,浙江沿海至海南沿海有赤點石斑魚、點帶石斑魚、青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等苗種分布。隨著石斑魚養殖業的迅猛發展,自然苗種已供不應求。所以,近些年石斑魚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們普遍重視?,F以赤點石斑魚為例介紹一下人工育苗技術:
一、親魚選擇與培育
親魚可人工繁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區。雌魚選擇體重0.5公斤~1公斤、腹..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6
秋季水溫變化幅度在20-30℃之間,是魚生長的好時期,特別是對規格較小、體質較差的魚種,正是催肥季節,養殖戶必須切實加強對魚種的培育。
1.消毒清塘,轉入新池:培育魚種的老魚池,經過春夏幾個月的飼養,水質逐漸老化,溶氧與餌料生物減少,致病微生物增多,會使魚種生長停滯。草魚種在這樣的老水池里更易患病。此時應將魚種轉入新池,強化培育。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利用原有魚池的..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6
一、選擇好親魚。選擇體質健壯,體形肥滿的健康親魚。雌魚應選擇3齡以上,體重一般3-5公斤;雄魚選擇2齡以上,體重1.5-2公斤即可。在非繁殖季節,雌、雄魚要分塘飼養,以便管理,特別是避免有些成熟早的親魚在雌、雄同塘時提前產卵。一般每畝放雌魚50尾左右、雄魚100尾左右,每天定時、定點、定量投喂精飼料(如花生麩、黃豆、玉米等),一般投喂量按親魚體重的2-3%。平時也可適當投喂..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4
黃顙魚大規格魚種培育,是指將3厘米左右的魚苗培育成5-8厘米的魚種。在培育過程中必須根據黃顙魚的特點,抓住幾個主要技術要點,才可獲得成活率高、體質健壯的優質魚種。
1、池塘條件:培育池面積以1-2畝為宜,面積過大,易造成魚種攝食不均,并給捕撈操作帶來困難。池塘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處約20%面積降低20厘米左右。池塘淤泥少,保水性能較好,進、排水方便,..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2
抓好魚種的秋季培育管理,特別是對規格尚小的魚種應采取強化培育措施,使之盡快增加體長體重,保證安全越冬,對來年漁業生產意義重大。
一、調整密度,分級飼養。入秋后可選擇氣溫比較涼爽的適宜天氣,將池中大小不勻的魚種拉網篩選,按大(20厘米左右)、中(15厘米左右)、?。?5厘米以下)分類,大規格的魚種可以轉到面積較大的、條件較好的成魚塘混養,中、小規格的魚種分地精養。放..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20
一看體色。好魚苗群體色素相同,體色鮮嫩;差魚苗群體色素不一,體色略現白色。
二看群體組成。好魚苗大小整齊,身體肥滿,光滑而不拖泥,游動活潑;差魚苗體型較小,大小不等,身上拖泥。
三看活動能力。將手或木棒插入苗碗、苗盤中間,使魚苗受驚,好魚苗四處迅速奔游;差魚苗則反應遲鈍。
四看逆水流動。用手或木棒攪動魚水體,使水產..
[詳細內容]更新時間: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