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草藥防治龜鱉病害應注意方法
【更新時間:2014-03-08】 【
打印 】 【 關閉 】【 我要頂 】
1、注意應用對象
龜鱉的整個商品養殖周期分苗、種、成三個階段。在龜鱉苗階段應用以氣味較小口感好的鮮嫩草藥為主,這樣既沒有付作用,又能起到防病促長的作用。如常用的有馬齒莧、蒲公英、革命草、鐵莧菜等。而對100克以上的鱉種龜種和成鱉成龜可用處理過的中藥粉。
2、注意用量
控制有效用量,是防止發生付作用的關鍵。在采用內服時,龜鱉苗階段用鮮草藥一般為干飼料量的5%--10%,而鱉種龜種成鱉成龜與親龜親鱉防病以干飼料的1%--1.5%,治病以當日投喂干飼料量的2%--3%為宜。在外用潑灑時,一般以控制在每立方米水體10克—30克為宜。
3、注意用法
中草藥防治鱉病的應用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鮮藥打漿或搾汁。如是干中藥可打成細粉,細度應與投喂的商品飼料一樣。藥粉在應用時,如是潑灑,最好煎熬成藥水。如是投喂,最好用50℃左右的熱水浸泡3小時使其軟化,然后再按比例添加到飼料中。切忌用干粉直接投喂。
4、注意配伍禁忌
在配方時,一定要弄清擬配的單味中草藥的藥性和所含的化學成分以及相互之間的藥理作用,同時還要搞清它們之間的配伍禁忌。方中藥物不宜多宜精,通常中藥方以4—8味為好,中西藥結合以3—5味為好。
5、注意療程
有的地方長期每天不斷地投喂中藥,這種方法不可取。中草藥起的是防治作用,而不應作為營養添加劑長期投喂。因為任何藥物到一定的時侯都會產生抗藥性,如一旦產生,再用這種藥物去治療就沒用了。所以我建議防病以每月投喂10天為宜。如是高劑量治療,最好每次6天,間隔3天,3次為一療程。而療程之間起碼間隔10天